您现在的位置:湖州市社会心理学会>> 会员文章 学术论文>>正文内容

倪新芬: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现实意义与背景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三、   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管理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四)课题研究工具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途径与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六、附件

1心理辅导个案:《赶走嫉妒心》、《他成了真正的强者了》… 2

2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当压力来临时》、《情绪万花筒》…2

3心理辅导个案、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获奖证书………………5

 

 

 

 

 

 

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的实践与研究

 

浙江省  湖州市吴兴区  月河小学    倪新芬

〔内容摘要〕情绪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指导认识过程,影响推理。情绪渗透在我们整个生活的心态中,影响着我们行为的效果,是生命的指挥棒。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多变。因而,更应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课题实践研究中,我们分教师调控、家长调控和自我调控三方面调控学生的情绪。通过心理辅导讲座、心理训练、悄悄话信箱、心理热线、宣传板报等多种途径,开展了一系列心理辅导研究活动。尤其是根据“情绪理论ABC”,对学生进行认知训练,同时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通过心理辅导,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有效增强了,不良行为得到了改观。

〔关键词〕小学生  情绪调控  辅导

 

                                 一、        {C}{C}课题的现实意义与背景

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小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一直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走进新课标”探讨和关注的焦点。积极乐观的情绪能促进儿童智力与品质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因情绪变化而影响其求知欲、智力及身心发展的情况屡有发生。有些孩子常常陷入“消极情绪-活动挫折-自我效能感应和消极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中。如,因被老师当众批评而害怕来校读书;因心情不好而大打出手或离家出走;因第二天要考试而食欲下降或彻夜未眠……

因此,开展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研究实验,有其现实意义,能增强学生对情绪的体验与认识,创设积极健康而和谐稳定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

1时代背景: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教育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智力的开发和方法的掌握。学习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各种非智力因素,对情绪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2学术背景: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指出,通过控制情绪可以改善生活。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取得成就的原因中85%是因为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而只有15%是因为个人具备了专门技术。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1994年,国内由陈红兵教授主持的《满怀兴趣和充满信心地学习》和《情绪在儿童中的各种作用》两项实验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专门就教师、家长以及小学生自身对情绪的调控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开展“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能丰富心理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推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卫生学等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

3学校背景:我校是鱼米之乡教育设施与师资力量皆属上乘的城市小学。是省重点规划课题:“诚信校园建设”的实验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我们在研究实践中发现:情绪稳定,自控力强的学生他们参与意识强,学习较主动,人际交往能力强。研究学生情绪调控的途径与方法,又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校自19969月起,在实验班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市级课题的研究。04年课题组决定在第一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由三个实验班扩大到全校24个班。同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在第二轮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情绪障碍甚为明显。我们对四年级四个班221名学生就情绪调控进行跟踪调查并发现:

  心理健康状况

实验班

对抗症状

恐怖症状

焦虑倾向

忧郁倾向

冲动倾向

前测(04年)

1

4

4

/

3

中途抽测(05年)

4

5

8

3

8

后测(06年)

8

6

11

5

15

(表1

从表1中,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尤其是中高年级,孩子的心理障碍、行为问题不同程度地出现,尤其是情绪障碍有待辅导。

因此,我们将新一轮课题的目标定为: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焦虑、恐怖、抑郁、对抗等情绪障碍进行预防和矫治,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心理免疫力,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提高,不良行为得到改观。

(二)课题研究原则

发展性原则: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在消除学生情绪障碍、矫正不良行为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发展全体学生的心理水平。

活动性原则: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与活动对学生进行情绪调控辅导。

尊重性原则: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学生与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而让学生开放自我。

主体性原则:指心理辅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把辅导者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辅导的目的在于“助人自助”。

疏导性原则:情绪辅导本质上是一个疏导过程,其中“疏”意在宣泄情绪,“导”意在深化领悟。

(三)课题研究方法

心理测量法:指利用国际国内公认的心理测量量表对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方法。

个案分析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研究的方法。

教育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

理论研讨法: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深入实际继续研究,从而丰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研讨方法。

教育观察法:指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考察与研究的一种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管理体系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自96年起,学校领导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组织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市级课题研究活动,先在103402501三个实验班级开展心理辅导活动,019月,学校正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安排,在全校24个班隔周开设一节心理活动课,将心理辅导活动课正式纳入课程。

我校自申请市级“小学生心理辅导”课题以来,活动一直由校长全面负责。同时,建立了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学校更好地实现心理辅导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构建了由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组成的网落结构:

同时,聘请湖州师范心理学的教授(现市心理学会顾问)、湖州市教科室教研员、湖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晓英老师及省教科所普教处的王建敏博士来校讲座、听课、辅导。

  并由学校心理辅导骨干教师与领导一起组成一个辅导小组,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让全体教师学会自我调节、改变认识,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前初期课题的探讨与实践,经过对学生的心理测量及结果分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参考有关理论文献后,确定了小学生心理情绪辅导的基本内容。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C}{C}{C}1.    {C}{C}{C}小学生情绪调控的现状调查。

1)进一步通过小学生情绪状况的调查,了解小学生情绪障碍发生的年龄、性别及分布特征。

2)通过对学生及家庭问卷调查,了解影响小学生情绪、形成情绪障碍的有关因素。

对小学生的情绪采取干预措施。

1)认知训练:

根据“情绪理论ABC”,纠正学生的非理性信念:要求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可怕绝端化。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C}{C}{C}(2)    {C}{C}行为训练:

主要包括松弛训练、想象训练、音乐调适及自信训练等。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1.准备阶段200612~20072月)

1)整理前阶段(96~06年)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收集信息,确定新的课题研究目标。

2)对老师进行培训。

3)聘请专家对对课题方案进行指导、论证。

4)对学生进行前测。(SCL90量表和MHT量表)建立特殊生档案,完成、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73~20093月)

第一阶段:(20073~20082月)通过心理讲座、心理训练、悄悄话信箱、心理热线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调控辅导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ABC理论”的实际运用活动,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逐步构建“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模式。各月填写研究活动小结表,期末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20083~20093月)对有情绪障碍与不良行为的学生着重辅导、及时干预、追踪观察,使他们建立合理信念,并对全体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完成个案研究报告,完善“小学生情绪调控辅导”模式。各月继续填写研究活动小结表。期末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结题阶段20094~5月)

根据所积累的原始素材及前阶段课题研究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后测,对课题研究做出定性分析和评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邀请专家对成果进行鉴定。

(四)课题研究工具

选用国际国内公认的SCL90心理测试量表、MHT情绪测试量表及“ABC理论”事件A、理念B、情绪或行为C分析调查表(自编)及家长问卷调查表(自编)。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途径与方法  

1.教师调控 

教师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成效。这是因为年龄特征方面的原因,小学生的独立评价能力是有限的;在他们那里,教师的情绪表现就如对他们学习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善于调控自己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必要的。

1)开设“教师说吧” 

据杭州专家对中小学1946名教师调查发现:1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其中工作压力大的年轻男教师占多数。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身心健康。“教师说吧”则是教师心灵间歇的港湾。我校有条件设立温馨、典雅的“教师说吧”。“教师说吧”为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茶,以供教师疲劳、忧郁时饮用;录制好各种类型的音乐,以便老师们进行音乐调试;并定期让老师们来倾诉,以便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还定期让老师与校长“面对面”,从而缩短领导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形成一支较强的教师队伍。

2)组织专题讲座

“良好的情绪,能使人积极地面对生活,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这是情绪的增力作用。作为学生,心情愉快时,上课就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也愿意与人一起交谈;当心情烦恼时,则心不在焉,郁郁寡欢。不良的情绪,如急躁、焦虑、愤怒等易使人陷入消极之中,降低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心情平静时学习的效率要比在焦虑紧张时高得多……”

以上内容便是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情绪调控之重要》其中一部分。通过专题讲座,老师更加明确情绪调控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调控学生的情绪及自己的情绪。

3)发放辅导资料

心理辅导需要很多技巧,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去钻研,去学习,我校教师的学习活动除了专题讲座、辅导训练,更多是教师自学,学校组织发放资料。下面的内容就是有关心理辅导技巧:

“心理辅导是一门艺术,言语交谈的作用是重要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有几种体态语言是必要的。目光、姿势、面部表情是对学生表达温情与支持的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们要善于以目传神,以目传情,以目传意,把自己的坦诚、信任、关怀、体谅和期待等复杂情感通过双目传播给学生。坐姿一般认为,以双方身体45度为最好,身体要稍微前倾……

2.家长调控 

据有关专家通过个案统计发现:小学生心理问题有80%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问题中80%与教师有关。家庭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所以,学校老师应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提高家长调控孩子的情绪的自觉性与能力,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孩子家庭。

1)开设专题讲座

家长不是天生会当的,尤其是今天,几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教育孩子谁都没有与生俱来的经验。为此,学校聘请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一定经验的专家、老师为不同年级的家长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因此,我校家长均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家长们从讲座中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并掌握情绪调控的一般技巧、方法。

2)交流教子经验

每次家长会上,各班班主任都要邀请几位注重孩子心理素质培养的家长交流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如上学期,604班的一位家长就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题在班上交流了教子经验、体会。

3)开辟家长心理信箱

几年前,学校成立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并开辟了家长心理信箱。通过书信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同时每学期开展家长心理健康咨询日等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

4)搭建舞台,融洽家庭亲子关系 

目前,个别家庭中亲子关系比较淡漠,不利于生学习情绪稳定的现状,我们经常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听课,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例如: “六一”节联欢会上,邀请家长参与孩子们的庆典活动,一家三口同台表演节目,以此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默契感,拉近孩子与父母间的距离,促使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 

3.学生调控 

1)据专家调查测试及本课题组成员的问卷调查、观察实践发现,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有以下几种类型:焦虑症、学校恐怖症、抑郁症和强迫症。

调查、观察实践还发现,小学生情绪障碍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自身心理因素。②遗传性易感素质。③学习负担过重。④缺乏亲子间的沟通和理解。⑤父母或老师期望过高。⑥家长、教师教育方法不当:过分严厉或过度保护。

2)小学生情绪障碍的预防和矫治

①认知训练

理性情绪疗法 ——“ABC理论”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指事件后,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ABC理论”告诉我们A不直接导致CB是导致C的直接原因。ABC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导人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对学生进行认知训练,学会换位思考,纠正学生的非理性信念:

要求绝对化  是指学生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事物怀有认为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考100分”等等。

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过分概括化的一方面是人们对的不合理评价,以自己做的某一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其结果通常产生自卑自弃、自责自罪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

可怕绝端化  是一种负面化的想法。有这种理念的人总是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通常会产生感到耻辱、焦虑、抑郁等。

利用“ABC理论”对学生进行认知训练,就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产生积极的愉快情绪,从而愉悦地学习和生活。

②行为训练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小学生遇到挫折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自卑、失望等。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应主动帮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调控、矫正。

A.训练方法

松弛训练  在学习紧张、大脑处于过度疲劳时,让学生做做韵律操、放松操,进行智力大冲浪、巧夺城堡、脑筋急转弯……从而来调节大脑功能,使身心松弛、轻松、愉悦,激活情绪。

想象训练  在遇失败时,让学生在脑中浮现自己受表扬、获奖励、当一日班长等的乐趣,想象未来的成功,实现目标意识,强化意念,调整自我,转移注意力,恢复良好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自信训练  有关调查显示:“不爱上学”、“在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占了近半数之多。原因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此,本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将每学期的“操行评语”改为“你—我”式的寄语,同时改革评价制度,进行等级考试,尝试成功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渲染  在情绪过于高涨时,播放恰当的钢琴曲,让学生静静地闭上双眼,在轻松、悦耳、舒缓的乐曲声中,能降低大脑的兴奋度,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减轻内心焦虑不安时,可播放琴曲:《梅花三弄》等;在精神抑郁时,播放的乐曲《金蛇狂舞》等。

不断的实践研究中,学生们还学会了一套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

自我鼓励法:用生活的哲理或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从而感到有力量,就能在痛苦中振作起来。

语言调节法:通过语言来影响情绪,如在床边写上“制怒”、“冷静”等条幅,也可用自我命令、自我暗示,抑制情绪反应。

注意转移法: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情绪上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最好倾心于学习,以取得的成就来冲淡苦闷与烦恼。也可去参加文体活动,转移自己注意力,并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

能量发泄法:将不良情绪,通过适当途径加以排遣和宣泄,以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平衡。呼吸 呐喊  倾诉 运动等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暂时忘却不高兴的事。当学生情绪过于激烈而难以控制时,可引导他们采用一些非攻击性的、为道德所容的宣泄方式,适当发泄情绪。

环境调节法:遇有不良情绪时离开所在环境到大自然中去,能旷达胸怀,愉悦身心,对调节心理活动有很好效果。感受色彩 ,穿喜欢的衣服都可以缓解情绪。

B.训练形式

A)团体辅导

根据灰色区理论,我们的教学对象83.3%是完全健康的这一特点,学校首先重视团体辅导,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对学生进行预防性、发展性教育。近几年,几位心理辅导老师在使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指南》的同时,又采用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手册》,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在三、四、五、六年级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小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同学,通过活动容易感悟体验,明白道理,掌握技巧。寓心理辅导于班队活动之中,也是学生们情绪调控、意志训练、行为养成的主要渠道。画脸谱、情绪表演等活动都是学生喜爱的、有益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

B)个别辅导

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能力、人格特征都是不同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为他们设立心理健康档案,也是必不可少。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绿色聊天吧

“有烦恼找心理辅导老师”这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共识。大家都知道,绿色聊天吧是放松自己心情,缓解心理压力的好地方。因此,我校心理辅导室常有孩子光顾,辅导员也随时为他们写“心理病历”。写心理病历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一种心理契约,心理病历可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可分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写。

必要时对孩子进行心理测试,并指导孩子阅读有关心理辅导书籍。

悄悄话信箱

心里烦恼的人都渴望找到一个倾诉的环境,悄悄话信箱便是一个供心灵歇息的精神港湾,也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给辅导员写悄悄话,可署名,也可化名;可说说家中的烦恼事,也可谈谈自己的心理困惑的……。悄悄话信箱也为辅导员更好地进行个别辅导提供了素材。

心理热线 

距离会产生美。心理热线就是一个能产生距离美,又能让学生倾诉烦恼,供学生心灵间歇的港湾。每周三的中午1200100,周六下午200400,便是我校学生向心理辅导老师诉说心声的美好时刻。特别是聊天吧成立以来,辅导老师更忙碌了。

C)其他

另外,学校还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等,在校园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也让学生们懂得了怎样保持愉快情绪、如何消除考试前恐惧心理等知识。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 。

在着力建设“软环境”的同时,学校非常重视硬件设备的建设,努力优化校园环境。我校悉心营造的校园虽然不大,但玲珑有致,颇有特色。校园里有碧绿的草坪,有参天的古树。操场的右侧宣传板报上还有我们的“心理健康专刊”。近几年,学校还配置了一套由电脑控制的音响设备,同学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进出校园,时常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我们又一次对教师、学生、家庭三方面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检验我们施加了一系列教育影响之后取得的效果。结果发现:

(一)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增强

抽样调查显示,学生的对抗症状、恐怖症状、焦虑倾向、忧郁倾向及冲动倾向有效得到控制,见表2:六年级四个班(210人)前后对照情况。另外,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表现控制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很多同学告别焦虑,走出忧郁,意志变得坚强了。

心理健康状况

 

601602

603  604

对抗症状

恐怖症状

焦虑倾向

忧郁倾向

冲动倾向

前测(06年)

9

11

16

9

15

后测(09年)

3

2

3

1

4

 

2

调查还表明,94.4%的学生觉得在学校读书非常开心;81.1%的同学对自己有信心;89%学生在活动中已改过去那种胆小怯场,不善言辞的状况。 

更令人开心的是,学生爱上了心理辅导活动课。据湖州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在我校三——五年级416人中调查发现:参加心理辅导活动感到轻松的同学占90.3%,对心理辅导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占92.3%,喜欢心理辅导老师的同学占90.3%

    (二)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了一批科研型的教师。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老师们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其次,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关系大为改善。 

调查表明, 80%的学生觉得他们的老师上的课非常有趣,77.8%的学生觉得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非常亲切。曾有一位心理辅导老师这样说:“心理辅导工作是艰辛而又复杂的,它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心血。但我还是想说:‘你快乐,我也快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目前,学校63名教师中3人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20多人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BC证,两人成为湖州市“心海导航”的心理辅导老师,接听心理热线电话,多人参加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分会。几年来,学校教师先后10多次对外开设《男生女生》、《当压力来临时》、《情绪万花筒》等校、区、市、省心理辅导公开研究活动课。同时,课题组老师先后有100多篇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个案分析在省、市、区及全国级获奖或发表。

学校所有教师教育观念新,人人参与心理辅导工作。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与省级诚信课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家长素质得到提高  

    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家长们也改变了陈旧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懂得欣赏、沟通能调节孩子的情绪,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一位家长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参加活动后,我们懂得了家庭中学会平等、民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上,不能给女儿过高要求,不强求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任何事给以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 

调查表明,88%的家长认为学校环境布置得相当好,自己的孩子在这么一所漂亮的花园式的学校上学,心情非常舒畅,78%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心情是愉快的,很愿意来校读书;66.7%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能把情绪调控的方法教给父母,75.2%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对学习乐学。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本校是湖州市心理辅导试点学校,省心理学会团体会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理事单位、湖州市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海宁市硖石三小的老师曾慕名来我校听课学习,学校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多次在湖州广播电台FM105新闻台“成长快乐”节目做嘉宾主持。并应邀去长广煤矿实验小学、云巢乡中心小学、洋西乡中心小学、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等兄弟学校送教,去白雀学校进行经验介绍,。学校多次成为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活动场所,多次在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多次活动被湖州电视台“关注”栏目拍摄,作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节目的内容,成为区、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头雁”。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本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推广价值。课题组成员从调查研究出发,摸清了影响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确定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三个途径来加以调控,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探索出一套培养小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途径及有效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课题开始设计的时候,确定为实验研究。而实验研究需要制作一系列用于教育测量的量表,需要对影响实验的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对于一所小学校来说,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在研究的中途不得已改为实践研究。由此得出教训,应用性的教育研究还是不要采用实验的方法,除非有特别强大的科研力量。

另外,“硬件建设”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地,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仪器,如心理测量室、测量软件,宣泄室,沙盘游戏室等,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吴增强主编  2006年版  

2.《小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   陈永胜主编    1994年版

3.《学校心理教育实验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边玉芳主编  1998年版

4.《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家麟主编 2002年版

6.《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济南大学出版社   江海燕主编   2007年版

 

 

 

 

 

 

 

 

 

 

附件

 


心理辅导

          个 1

 

 

 

 

 

赶走嫉妒心

一、基本情况

小佳,13岁,六年级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女,感情脆弱,虚荣心强。曾参加过舞蹈训练,外表比较可爱,甚至有点气质,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与别人交换礼品后出尔反尔,曾因一件小事追打班上的一位男生,在班上人际关系不好,许多同学不愿跟她交朋友。母亲比较关心她的学习成绩(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但对她的为人处世与我们持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每次女儿与别人闹别扭时总爱先教育别人。最近,她总睡不好,常常没有食欲,流露出痛苦、焦虑与无奈的神情。曾多次来班主任老师这儿告别人的“状”,可老师一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总因她而起。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

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及多方观察了解,我发现小佳最近痛苦、焦虑与无奈的主要压力来自她的学习成绩。小佳低中年级时曾在班上担任过文艺委员,可自五年级起,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连个小队长也没选上,因此五年级下开始,她干脆不参加班干部竞选了,妈妈觉得很没面子,一心想提高她的学习成绩,给她买了很多课外辅导资料。可不幸的是小佳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因此常常受到母亲的责骂。这种压力使她精神上备受折磨,乃至生理上也出现了不良反应。他与同学间的矛盾主要来自她的的嫉妒心,她嫉妒同伴学习成绩比她好,嫉妒同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嫉妒别人能当上班干部。嫉妒心使她陷入了孤独的境地。向班主任老师告“状”,暂时使她找到了倾诉的港湾,可一面对班上比她好的同学,她总“情不自禁”。

三、辅导策略方法

(一)   宣泄倾诉

心情烦恼的人假如找到一个满意的倾诉对象,她的心情就会“豁然开朗”。首先,我以同情者的身份倾听小佳的诉说,并把湖州市“心海导航”的热线电话号码和拨打时间详细地告诉她,让她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她在表达情感时感到轻松,感到安全。当她内心压抑的情感表达出来时,她感到自己对别人的愤怒减轻了许多,这才能使她心平气和地接受老师的心理辅导。

(二)增强自信

小佳感到压力的沉重,主要是由于她的自卑,缺乏自信。如果让她增强自信,发扬他的长处,悦纳自己,就会提高自信心。于是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1、优点轰炸

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我让每位同学列举自己的优点,先自己写,接着同桌帮助写,最后家长补充,最起码十条,越多越好。组织学生进行优点大轰炸。结果小佳一共列举了16条。

2、特长展示

又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我组织大家特长展示,那天,小佳在展示会上又是跳舞,又是拉小提琴,连加了两颗星。这让她高兴不已,自信心一下子增强了许多,看到了真正的自我,脸上也突然有了光彩。

3、学当小老师

本班与104中队是友谊中队,一个星期二的班队活动课上,我从全班55位中选派了46位去104友谊中队结对,当小老师,比一年级小朋友大五岁的小佳再一次找到了自我,又为小朋友表演舞蹈,拉小提琴,又给他们讲故事,还给他们剪指甲……

(三)  理性认识

很多有嫉妒心的孩子都缺乏理性认识,常常产生非理性信念,即要求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可怕绝端化。等小佳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后,我和小佳一起讨论,启发她辨证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短处。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说我们没个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一个人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样样比别人强,某些地方比不上别人是正常现象。不服输,不甘落后,固然是人进步的动力,但什么都比别人好是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扬长避短,努力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个好学生。

至于竞选,让她懂得同学之间的竞争是为了激发自己的进步,竞争的目的是自己战胜自己,使自己比自己过去进步,而不是击败自己的同学。学习成绩比不上别人并不可怕。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成功,超过了竞争对手,但别人的优势并没因此减少。反过来,无论自己的同学多么优秀,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但自己仍有自己的优势,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当我们感到自身的价值高时,我们就会心胸宽广,摆脱私心杂念,就不会害怕落在别人后面,也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再者,任何问题都有他的两面性,只要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心情自然就会变得愉快。

(四)  充实自己

“读书使人明智”,知识多了,眼见自然相应开阔,而不在将精力局限于一人一事之得失。我在辅导小佳时,设法让她明白,人的心胸与一个人的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并推荐几本读物给她。时间长了,小佳知识也逐渐增多了,生活也变得丰富了,她与同学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这样,她也没时间,没必要再去嫉妒别人了。

(五)  家校携手

从与小佳母亲的交流中,我早已感受到,小佳常常嫉妒别人,她母亲具有很大的责任。母亲对孩子的过高要求,母亲强加给孩子的非理性认识对孩子的不良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班级老师、同学帮助的同时,我也在小佳的母亲身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多次与小佳的母亲共商教育孩子之计:给孩子提适当的要求,并做到以身作则。

四、辅导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佳终于赶走了嫉妒心,能够谈诚地接纳同学,愉快地将精力投入学习中,在班上交了很多朋友,成绩也有了提高。友谊使她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力量,感受到安全和宽慰。同学们说,小佳变了,变开朗了,变得容易相处了,变得惹人喜爱了。

 

心理辅导 个2

 

 

 

 

他成了真正的强者了

——小学生挫折心理辅导个案


     个案资料
     小君(化名),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中等,喜爱打篮球,性格倔强。其父大专程度,退伍军人,某银行支行行长。其母中专程度,某银行业务主管。小君是家中的独苗,自幼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倍受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在学校里,他目中无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与同学关系紧张,喜欢挑战老师;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发雷霆。

童心传真

老师,我想跟你说,这学期的值日生,你为什么安排我打扫教室?我扫包干区已经几年了。以前,我要求打扫包干区,老师从不拒绝。你为什么不信任我?是不是怕我在室外玩?教室里桌椅多,我人个儿大,打扫教室很不方便,再说,打扫教室比扫包干区要灰得多……(摘自小君的首篇周记:悄悄话:《老师,我想跟你说》)
    心理探源
    1 家庭环境的影响。通过家访,我从小君家长的话语中,了解到他耐挫力差属遗传。儿子的脾气跟父亲小时候一模一样,自幼儿园开始,每一轮老师都向家长谈及孩子的怪脾气,但小君的学习成绩还过得去,所以家长就听之任之,顺其自然。而且,其父母还认为这种脾气在当今社会比较“吃香”,危害并不不大。至于值日生安排一事,家长都已得知,但没对他进行针对性教育和辅导。
    2、前期学校教育的影响。我是在五年级接班时遇到小君的。接班的第一天上午,他给我的印象挺可爱的。可下午一集队训练,麻烦就来了,他两手交叉放在胸前,嘴里还小声哼着歌,这令我非常吃惊。“小君——”我喊了他的名字,想提醒他一下,没想到他两眼盯着我,脸上闪过异样的不快,接着对我做了个鬼脸,最后无奈地做出排队的样子。事后,我了解到,他当时闷了一肚子气。据说,以前的老师,从不敢轻易点他的名字,因为他非常特别,他父母也不配合,所以老师都“拿他没办法”。

3、个人行为的因素。

由于父母给予小君的关爱是以他为中心,没有教会他事事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使他从小稍一受挫,便喜欢过敏看问题,什么事我行我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从不从他人角度考虑,而是采用消极的对抗方式,动不动就发脾气。最后发展到老师嫌,同学烦的地步。
    辅导对策 

根据小君的种种表现,我寻找着最适合的辅导方式,最后决定采用综合心理辅导方法,重点培养他耐挫能力,提高小君的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的能力 。

 1、改变认知,正视挫折

人的认知观念往往支配人的行为。通过个别辅导,我让小君认识到: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时代,竞争时代,社会错综复杂,前进道路坎坎坷坷,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的经历,就不能产生抗挫折的能力,也就不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素质。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记得在期初在安排值日生一事时,我就告诉他,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轮岗,教室、包干区都需要人去扫,我们班值日生工作也尝试着轮岗。或许这事安排你不满意,但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次小小的挫折,它会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前三个星期,小君打扫教室时,总是板着脸,还爱把桌椅弄得“砰砰”声,经过几次谈心,他的认知观念慢慢转变了,打扫教室时也能带着微笑。

同时,我还充分还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因为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曾在班上跟大家讲过,居里夫人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与她从小历尽磨难、艰苦打下的知识基础和顽强意志品格紧密相联;华罗庚能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也是在挫折中靠自起步、艰苦奋斗成才的。

2 心理日记,情感交流

对待小君这类学生,我知道应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于是,我就利用周记,让他写心理日记,并在批语中告诉他,他有很多惹人喜爱的地方,如投篮的姿势就很帅,头脑也很灵活。但不习惯换位思考,总把事情往坏的方向想,有时,情绪过于冲动……经过多次情感交流,紧张的师生关系逐渐缓解了。

同时,我还在评语上向他推荐好书,指导阅读 ,让他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3、体验劳动,学会忍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抗挫折能力要在挫折中获得。我故意在大扫除中让他做一些消耗体力大的劳动,如:小君人个儿高大,我就把掉了一个角的窗帘重新挂上去的艰巨任务交给他,让他真正体验艰苦劳动的感受,并及时表扬他。不断采用补偿代替法,让他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学期的开学初,小君居然来竞选中队委员了。

4、心理游戏 增强耐挫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当然也是小君期待的。心理辅导活动上,我就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尤其是在各种情景游戏中设置障碍,让小君获得艰难、难堪的受挫感。与此同时我则不断给予“目标”激励,鼓动小君积极进取。在承受艰难、承受难堪的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品尝经艰苦努力取得成果的无限快乐。如:四人三凳,抢椅子;抢球等游戏都是我在班上经常与大家玩的游戏。记得在一次抢椅子游戏中,小君不但没枪到凳子,还摔了一交,当大家匆忙去扶他时,他却躺在地板上笑得很开心。

5、家校配合,携手共进

纵观小君的这一心理障碍,我感受到小君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异常也缘于父母的“熏陶”,于是我常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络等途径与家长交流,告诉他们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并告诉家长让孩子永远心情舒畅,永不受委屈,这是家长所希望的。可是今天你为他诉不公、平冤屈,明天谁为他披荆斩棘、遮风挡雨、铺路垫石呢?因此,做家长的应为孩子准备他在未来生活中乘风破浪前行的条件,也要为他打下在逆风中行进的基础。

    经过努力,小君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脸上出现笑容的日子也多了。同学们都说小君变友善了,变可爱了。的确,小君有时能主动去接近同学,跟同学谈心,有时还能主动把憋在心里的苦闷向老师、同学吐露,解开自己心理的疙瘩;能在挫折面前自觉摆脱困难,努力做生活的强者。
     辅导反思

该同学耐挫力差,经过一学年的不断感化教育和多次心理疏导,达到预期的心理辅导目标。本案例表明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要把握时机,调整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运用综合的科学心理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反思:

{C}{C}{C}1、  {C}{C}{C}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从小君耐挫能力差形成原因来看,家庭的启蒙教育相当重要,作为孩子启老师的家长,一定要有那么一种意识: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家长的,要自己“起飞”的。从孩子呀呀学语时就应该渗透挫折教育,增强耐挫能力。

{C}{C}{C}2、  {C}{C}{C}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从小君耐挫能力差,爱发脾气的原因来分析,固然有自身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失误。但从更深的层次思考,教师的大众化,缺乏个性化教育是最终形成小君不会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啊!小君抗挫能力差,脾气粗暴,如果简单使用粗暴、强制的手段,可能取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单靠学校的力量,不努力去转变家长的认知观点、教育方式,那么也可能是“5+2=0”。因此,理想的转化策略是家校携手,转变孩子的认知观念,并进行行为体验,让孩子做生活真正的强者。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1

 

 

 

 

 

 

   当压力来临时(六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压力来临时产生焦虑、愤怒或害怕等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会察觉,并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恰当的方法缓解压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面临压力时的类型,能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适当方法缓解压力,学习肌肉放松法和心理放松操。

难点:让学生知道面临压力时产生焦虑、愤怒或害怕等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会察觉和缓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背景音乐等,“自我感受”表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C}{C}{C}     {C}{C}{C}课前游戏:捉蜻蜓。放松心情。

一、引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有过紧张的感觉吗?多少人有过这样的体验?(举手,了解概况。)

是的,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六年级的李冠军同学也遇到了来自学习的压力,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二、活动1

配图讲故事,感性了解什么叫紧张、压力

1、全班分享:李冠军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在压力之下,李冠军产生了怎样的反应?

2、提示领悟:这种情况叫考试焦虑。由于学习上的压力,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适,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越考越差。

三、活动2

感受自我,增进自我了解。

师过渡:同学们,当你面对压力时,你的反应是怎样的?接下来,我们来感受自我,了解自我。(发“感受自我”表)

1、音乐声中学生填“感受自我”表。告诉学生:表上共有面临压力时的14种感受,产生这样那样的感受都是正常的,没有错对之分,不要着急。请你实事求是填写。

2、让学生统计自己的选择,告诉他们,如果你选“是”的是2367101214中的三项以上,表示你是属心理型的人;如果你选“是”的是145891113中的三项以上,表示你是属生理型的人;如果你选“是”的心理型和生理型的项目差不多,表示你是属于混合型的人。

3、分享:有多少人属于心理型?有多少人属于生理型?有多少人属于混合型?(增进老师对学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教师说明

轻微的压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就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缓解压力。

四、活动3

了解不同类型的人可选择不同的方法缓解压力。

师过渡:的确,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缓解压力方法,有位专家说得好:每个人都是心理专家。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平时面对压力时,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缓解的?

{C}{C}{C}1、  {C}{C}{C}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C}{C}{C}2、  {C}{C}{C}全班交流。

{C}{C}{C}3、  {C}{C}{C}出示字幕和配图。学生对照感受。

心理型的人缓解压力的最佳方法是如:绘画、写作、看电影电视、听音乐、读小说等活动。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生理型的人缓解压力的最佳方法是如:游泳、散步、溜冰、打球、跳舞、做肌肉放松操等活动,以肢体活动释放自己的压力。

混合型的人心理型和生理型的方法都适合缓解压力。

五、活动4

学做肌肉放松操。

1)师过渡:大家已经知道缓解方法的方有很多种,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尝试一下肌肉放松法。

2)播放音乐,老师一边示范,一边缓缓地说:

1、轻松、平静、舒服地坐好。

2、握紧你的双拳,握紧,再握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C}{C}{C}4、  {C}{C}{C}抱紧你的双臂,抱紧,再抱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C}{C}{C}5、  {C}{C}{C}两腿伸直,绷直你的脚弓,绷紧,再绷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3)师:感觉怎样?

六、活动5

    心理训练:静坐听音乐。

1、师过渡:肌肉放松固然是一些同学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但有的同学感觉并不明显,这很正常,一可能是你做操还没有掌握要领,等熟练了、到位了就有感觉了;二是可能你本身是一个心理型的人,这样方法并不适应你。接下来老师想跟大家再来尝试另一种方法:静坐听音乐。

2、师讲静坐要领,并示范:坐姿采用端坐式,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不要靠在椅背上。人体放松而不松懈,处于松静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收腹,两腿自然分开,两手轻轻放在大腿上;头放正,下颌内收,两眼平视,然后轻轻闭上;呼吸自然,均匀。使自己静下来,不要想任何事情。

3、学生在轻音乐中练习静坐。(师说诱导语)

诱导语

让我们进入一个美好而又清净的境界……

我坐得非常松静自然,轻松舒适。

没有任何的压力……我觉得自己可以飘起来了……浑身都放松了……头放松了……头放松了……每一块肌肉都放松了……头颈也放松了……我感觉不到任何重量……

我轻松愉快,醒脑宁神;

我头脑清晰,心情舒畅;

我思维敏锐,记忆力极好;

我精力充沛,思想集中;

松……静……松……静……松……静……

4、学生谈感受,哪些同学有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静坐听音乐,不断进行心理暗示,想象美好的事物,同时能转移人的注意力,缓解人的心理压力。

七、活动6

    行为训练:学当心理小医生

师过渡:同学们学得真认真,那李冠军属于哪一类型?李冠军可以怎样缓解他的考试焦虑症?请大家当一回心理小医生。

老师替李冠军谢谢你。(与方法好的小医生握手,如心理暗示等。)

八、闪电法,谈感受。(课件出示图片、游戏名称:闪电法)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闪电法。看!老师这儿有一个彩球,哪位勇敢者接到它就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的感受。(看球!快!传给他!)

2、那你有什么疑惑吗?

出示湖州市“心海导航”的心理热线:2187288  2187289,周六、周日下午2点到4点; Emailcxy062163.comjk4759msn.com;信箱:湖州中学内 心海导航老师收.

3、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碗“心灵鸡汤”。全班朗读格言:焦虑、烦恼、恐惧都是人的消极情绪,重要的是学会觉察、正视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且懂得怎样缓解。

九、课外延伸,拓展活动。(机动)

测一测爸爸妈妈面临压力时的类型,请爸爸妈妈做一下问卷,算一算妈妈属于什么类型;把排解压力的方法教给爸爸妈妈。

{C}{C}{C}     {C}{C}{C}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附 :                      自我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面临压力的时候,你有过下面的感觉吗?(在括号里写上)。

 

1、我的心跳加快。                                              

2、我的脑子里乱糟糟的,无法专心。                              

3、我为一点小事烦恼不已。                                      

4、我觉得紧张。                                                

5、我腹泻。                                                     

6、恐惧的景象呈现在我眼前。                          (     

 

7、我总是感到焦虑和紧张。                           (     )

8、我肚子痛。                                (     )

9、我总是紧张地走来走去。                          (     )

10、无关紧要的思绪困扰着我。                         (    

11、我不想动。                                (     )

12、我无法顺利地完成作业,总是分神。                    (     )

13、我一着急就冒冷汗。                           (     )

14.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烦恼的事情。                    (     )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2

 

 

 

 

 

 

情绪万花筒四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一、 教学理念阐述

1、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年龄特征的阐述

情绪伴随着人的生长过程,小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或高兴,或烦恼,或愤怒,而且也能够比较明确的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知道导致情绪产生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但相对来讲情绪的调控能力还非常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

2、 关于本活动设计意义的阐述

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他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非呆板)、应变性(非固定不变)和适度性(非换型过度或唤醒不足),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情绪,面对不同的情绪,学会合理地控制和调节对于正处在个性生成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辅导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游戏,以及情境中来了解情绪的多样,明确情绪有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控制和调节情绪。

二、 本课辅导目的:

1、 认识情绪的多样性,知道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 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自身的影响。

3、 了解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

三、 教学准备

1、 由欢快舞曲、轰炸效果、悲伤哀乐三部分合成的音乐

2、 来自学生的一段短剧 

四、 活动过程

★课前交流导入

(一)音乐进入情境

1、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音乐,用心去听、去感受。

2、听这段音乐时,你的情绪产生了哪些变化?(欢快、幸福——恐慌——悲伤)

(利用一段能引起强烈心灵震撼的音乐开始活动,非常新颖、独特,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体验情绪的氛围,而且这段音乐由“欢快——恐慌——悲伤”三个环节组成,因此学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到情绪的波动,初步了解情绪是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回忆情绪

 1、 交流:同学们情绪的万花筒上涂满了五彩缤纷的情绪,谁来与大家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情绪?(学生说说自己曾体验到的各种各样的情绪)

2、师小结:看,如果生活是一个万花筒的话,多种多样的情绪就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活,这里有很多情绪都能带给我们幸福、快乐的感觉,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积极情绪。但也有一些情绪会让我们对生活感到很灰暗,很烦恼,我们把这些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者是不良情绪。

3、过渡:不良情绪不加以控制和调节的话,往往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这不,大刚就与同学发生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件事吧!( 通过回忆唤醒学生以往的情绪记忆,初步认识到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明确积极情绪对生活、学习的推动作用,消极情绪给人带来的不良作用,让学生对情绪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学生在写这种情绪的同时,也就是回忆以往情绪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把这种情绪填在自己认为能代表它的颜色方块里,这样,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就更加直接、形象)

(四)看短剧,明确不良情绪

1、放短句(讲述的是大刚同学由于其他同学认为他玩游戏经常赖皮,不让他参加游戏,大刚就大怒,出手打人。)

2、 大刚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如果你是大刚,你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辅导的内容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段录像取自于学生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因此让学生感到真实,学生就很容易通过短剧所表达的内容知道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的话,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五)开展讨论,寻求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是啊,退一步,或者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就可能海阔天空了,当我们遇到一些伤心的、烦恼的、生气的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糟,这里我们的主人公遇到了几种情况,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几个专题进行讨论,帮他们出出主意,你们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帮他们消除不良情绪。

1、小强做数学遇到难题,左思右想都解不出,他觉得很烦恼。

2、小丽的脸上长了很多小芝麻豆,别人老是取消她,她觉得很伤心。

3、 抚养小蓓长大的奶奶去世了,她悲痛万分。

4、 爸爸本来说好这个双休日要带我出去玩,可又没兑现,真没劲。

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说法灵活归纳总结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一)积极心理暗示法:我能行。下次再努力。用格言来激励自己。(二)注意力转移法: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看看书、散步。(三)合理宣泄法:找人说说话、唱唱歌、打打球 。

(选取学生生活中最易碰到的,也最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的几种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寻找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也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在处理类似的情绪问题时,必须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重建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这一环节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为自己能够为他人想方法、觉得非常有意义,积极性很高,比起我们辅导者生硬地把心理学上的专业方法教给学生要有趣的多,生动的多,更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辅导效果也更出色。当然,老师可以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灵活、适当地进行提升和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

   (六)活动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微笑面对生活,用坚强迎接生活,用快乐编织生活。

   ★与15名同学(或老师)击掌后再离开教室。

 

 

 



课题组负责人:倪新芬      课题级别:市级         研究报告执笔人:倪新芬

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分工:章颖(个案研究) 宗小红(悄悄话信箱)  吴敏(资料管理)

王小红(团体辅导) 倪新芬(心理热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